《消解性别》,[美]朱迪斯·巴特勒著,郭劼译,岳麓书社,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消解性别》是巴特勒直面社会议题的一部著作。在本书中,巴特勒第一次把目光放到了普通人及他们的生活上,全书围绕“让生命活得下去”的主旨展开论述,批判了男女二元的性别框架,反驳了各种形式的性别本质论。本书以众多现实案例说明了性别规范的两面性。一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就无法相互理解、相互承认。但另一方面,让日子过不下去的正是这些规矩。因此,唯一可行的做法是让性别这个概念保持开放性和不可知性。正如巴特勒所说,“批评的意义在于对束缚生活的规矩提出质疑,好让生活方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朱迪斯·巴特勒,当代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她被认为是“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和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她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主要著作有《性别麻烦》《身体之重》《消解性别》《欲望的主体》等。
译者:郭劼,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比较文学、性别理论、妇女研究、视觉文化。
目录:
前言:协同表演
第一章 在自身之旁:性自主权的限度
第二章 性别制约
第三章 给人以公正:变性手术及变性寓言
第四章 对性别的反诊断
第五章 亲缘关系总是以异性恋关系为基础的吗?
第六章 渴望获得承认
第七章 乱伦禁忌的窘境
第八章 身体的告白
第九章 性别差异的结束?
第十章 社会转化问题
第十一章 哲学的“他者”能否发言?
编辑推荐:
“性别理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巴特勒思想的集中展现
从1990年至2004年,朱迪斯·巴特勒先后出版了三部重磅作品,阐述了她的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其中《消解性别》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准确地展现了她的理论框架和政治主张。这三部曲奠定了巴特勒在女性主义领域的重要地位。
拆除性别的二元框架,让人更好地活着
本书是巴特勒直面社会议题的一部著作,以众多事例展现了性别的二元规范对人们造成的各种压迫和伤害。在她看来,这些规范涉及的不仅是性别,更涉及我们对人的定义,换言之,它是关于“做人的资格”的:符合规范的人有资格活下去,不符合规范的人没资格活下去。因此,巴特勒呼吁我们重新思考性别,抛弃这种有规范力的性别概念,让每个人都拥有好好活下去的能力。
出版20周年全新译文修订版
《消解性别》原书出版于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于2009年推出中文版,至今仍不断受到关注,目前已有近1.3万人想读,是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榜第9名作品。此次浦睿文化再版此书,正值原书出版20周年,译者做了修订,力求使得普通读者能够领略巴特勒的文字和思想的魅力,了解女性主义的追求和愿景。
精彩书评:
《消解性别》看上去便是一个矛盾概念,性别能被消解了吗?性别被消解的世界该成一个什么样子?人们不会向往这个世界,我想巴特勒也不会。她要消解的人们对于性别概念塑造中的压迫性成分,因为“女人不是生就的,而是造就的”。当人类世界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压迫时,哲学的任务便是要消解支撑这些压迫的概念力量。因而,“消解性别”的意义会远远超出“性别”,作为样板,它是人类通往自由解放的先声和路径。——肖巍(清华大学)
《消解性别》是巴特勒女性主义理论的里程碑式作品,它上承《性别麻烦》和《身体之重》中的性别研究主题,又下启《战争的框架》等著作的“伦理学转向”,将身体理论、精神分析、亲缘关系研究与生命伦理等融为一炉,开辟了女性主义研究的新视野。本书饱含着巴特勒对生命的伦理关怀,为女性主义者在当代重思性别平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也将为每一位深陷“性别麻烦”中的读者打开生命的新窗。——戴雪红(南京大学)
这次,巴特勒是来提问的,她重返哲学场域,辗转于主体性、自我性和自身性的险急之思举棋不定。该书出版20年后,性别议题持续地以各种变形影响着具体的生活世界,在政治活力强劲的地方,对性别问题的思考、参与、关注和判断已经成为塑造政治能力的义务,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张念(同济大学)
巴特勒的写作重新对传统命题如性别、主体、道德等进行再阐释,并结合近现代哲学史思想资源重新赋予这些传统命题新的意义。巴特勒对主体形成之谜的反思是对哲学史的回归,其对“女人是什么”的思考实质上是对“我是谁”这一哲学史千古大问的回归。“哲学即是哲学史”,巴特勒的作品植根于深远长久的哲学史,并形成了自己极具个人特色的回溯性追问,对传统理论命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改写,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理论想象力,这种写作方式值得今日的社会思想研究者们去关注。—— 王玉珏(集美大学)
巴特勒的《消解性别》重新审视性别操演概念,强调性别的复杂性和消解规范的重要性,是一本反思如何让生命活下去的睿智之书。——都岚岚(南京大学)
巴特勒以开放的态度探问什么是美好生活,重新思考西方文化垄断下的世界与正常,期望更多世人得以脱离阴影和恐惧,活在灿烂的阳光下。——顾燕翎(阳明交通大学)
在线试读:
我不知道何为成功的哀悼,也不清楚一个人什么时候算是完成了对另一个人的哀悼。但我清楚,哀悼不是说我们忘掉了逝者,或者说,某样事物占据了他或她的位置。我认为事情不是这样的。相反,我认为,一个人在接受下列事实时才是在哀悼:你所经历的失去会改变你,甚至会永远改变你;哀悼意味着同意经受某种改变,且你事先无法知道改变会带来什么结果。也就是说,你会经历失去,失去必会引起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无法预先盘算计划的。比如说,就失去而言,我认为诉诸新教的道德规范没有用。你不能说:“噢,我要用这种方法来经受亲朋离世,并且得到这样的结果,我要把这当成任务来做,我将努力获取克服眼前悲痛的方法。”我认为,打击来临的时候如巨浪般排山倒海:一天开始的时候,一个人心怀一个目标、一个方案、一个计划,最终却发现一切化为泡影。他发现自己失败了。他筋疲力尽,但不知道为什么。他面对的是某种无法计划、无法谋算的东西,它大过他的所知。某种东西控制了一切,而这种东西来自自我,来自外界,还是来自无法区别二者的某个地方呢?是什么在这样的时刻控制了我们,警告我们自己并不是自己的主人?是什么和我们绑在了一起?是什么把我们牢牢抓住?
我们可能只是在经历某种暂时的东西,但或许,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关于“我们是谁”的某种东西被揭示了出来。这种东西描述了我们和他人之间具有怎样的纽带,它告诉我们这些纽带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自我,决定了我们是谁,而当失去这些纽带时,我们也在某种根本意义上失去了让我们沉静下来的东西:我们会无所适从,会不知道我们是谁、要做什么。许多人认为悲痛(grief)是私人化的过程,它让我们回到孤独的境况;但我认为,它恰好揭示了自我构成是社会性的过程,是我们思考政治社群(这些社群有着复杂的秩序)的基础。
我们可以说我“拥有”这些纽带,或者认为我可以停下来,隔着距离观察这些纽带,将它们一一列举,解释这个友谊意味着什么,那个爱人在过去或现在对我意味着什么。但事情不仅仅是这样的。相反,失去引发的悲痛揭示出,我们如何深陷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对这些关系,我们不一定能描述或解释清楚。这种困境常常推翻我们对“自己是谁”给出的解释,并挑战“我们具有自主力和掌控力”的想法。我可以试着通过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这个故事中,试图讲故事的这个“我”会在讲述中被打断。这个“我”被质疑,而质疑它的正是它与讲述对象之间的关系。与他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一定会毁了我的故事,或是使我失语,但这种关系总是在我的讲述上打满标记,提醒我它随时会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