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邑无衣冠: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周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唐代精英社会的研究专著。“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这是唐人自身对所处时代的直观描述,昭示着士人阶层从乡里世界“脱嵌”,进而实现“中央化”的历史进程。也因此,两京以外,士人的地方生活经历在历史叙事中多被遗落、删削。本书充分运用笔记小说与出土墓志,拼缀、勾勒出如下历史图景:“中央化”之后,唐代士人又转而从两京迁徙、侨寓地方州县,出现“地方化”的转向;围绕着诸项社会资源,士人与地方民众间呈现出竞争、对立的态势。作者认为,这种关系格局是中晚唐社会的特有结构,也是从地方视角重新理解唐帝国崩溃与唐宋社会转型的一条线索。
作者简介:
周鼎,1987年生,江苏扬州人,201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近年关注石刻文献与地方社会等议题。先后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乡里与两京之间:唐前期的江南士人家族
第一节 家族、地域与信仰:《魏法师碑》再研究
第二节 溧阳史氏事迹钩沉
第三节 三吴地区的士人与乡里
第二章 “邑客”论:唐后期的侨寓士人及其人际网络
第一节 从“萃处京畿”到“散寓州县”
第二节 侨居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从“江湖”到“庙堂”:精英网络的延展
第三章 走向地方:侨寓士人的仕宦路径
第一节 “京中亲故”与入京求职
第二节 藩镇体制与任职“地方化”
第四章 从乡望到土豪:唐代地方精英的源与流
第一节 唐前期地方精英的形态
第二节 晚唐五代“土豪”论
第五章 “乡吏富家,俯拾青紫”:藩镇体制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地方精英的军将化
第二节 晚唐五代的军职胥吏与基层治理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商人、军将与藩镇回图务
第六章 官、客与民:唐后期的地方秩序
第一节 客、民关系与地方治理
第二节 邑客、土豪与衣冠户
第七章 唐宋之际的精英转型
第一节 从唐宋精英的地域形态谈起
第二节 侨寓士人的土著化
第三节 土、客精英的社会融合
结语
附录一 《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录文
附录二 “清流”之外——中晚唐长安的“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隋唐之际,士人阶层开始了一段“中央化”的转型历程。唐人所谓“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仕家不著籍于乡闾”,“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描述的正是这一时代变局。不过,有迹象表明,传统乡里关系消失后,唐代士人与地方社会仍维系着某种纠葛。
重重掩映之下,唐代地方社会呈现出何种形态?士人究竟在其间扮演了何种角色?所谓“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应置于怎样的历史情境下理解?
本书旨在探究唐代精英在“地方”这一场域下的活动样态,他们的空间迁徙、人际网络、生存策略等,都是作者关心所系;探寻这背后的社会机制与秩序原理,更是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意识。
在线试读:
附录二 “清流”之外—— 中晚唐长安的“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网络
引言:清与浊的光谱
中晚唐社会是一个急遽转型的时代,发端于政治、经济领域的诸项变 革,重塑了资源分配与社会流动的基本规则,进而对人群身份秩序产生了一 系列深刻影响。在此期间,都城长安作为四方辐辏、新旧交替的历史舞台, 堪称观察时代变局的理想地域样本。
唐代长安研究的学术积淀堪称深厚。自清人徐松以降,学者对其间宫殿、衙署、坊市、寺观等都市景观开展了细致的考证与复原,近年来在都城 社会史研究中,学者利用新出碑志也做过不少别开生面的探讨。随着研究持续推进,新史料不断刊布,唐代长安的空间构造与社会运作的诸多细节已 变得清晰起来,考察其间人群互动关系与深层社会结构逐渐成为可能。
以“安史之乱”为界,长安社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前人研究为我 们提示出一些重要线索。陆扬近年揭櫫“清流文化”的概念,认为以中晚唐 长安为中心,出现了一批以“文”的理念为共享价值,以进士出身、词臣履 历为身份标识的政治文化精英——清流群体,他们塑造的政治文化深刻影响 了晚唐五代至宋初的历史进程。这项研究为理解中晚唐社会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成为近年颇受瞩目的学术议题。
观察中晚唐长安社会,清流士人及其家族确是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个案研究中,学者已注意到中晚唐部分士人家族依托科举体制,在政治、经济资源分配机制中居于优势地位,进而在京师营置宅第,世代定居。这批科举精英的确呈现出某些新的风貌,如他们往往在郡望、房支之外冠以所居京城 里坊,作为新型门第标识,诸如靖恭杨家、新昌杨家、修行杨家、靖安李氏等,均堪称晚唐清流文化的典型家族。
按照陆扬的界定,清流是一种“依托社会想象与政治成功双重力量”而生成的精英群体,这显然是基于政治文化视角的人群分类方式。在处理本文相关问题时,笔者更愿意将“清流”理解为光谱的一极,即人群社会面貌的 一种“理想型”(ideal type)。立足社会史视角,可以进一步追问的是,清流所从属的社会阶层是怎样的构成?他们与同阶层中其他人群的边界何在?边界的外缘是哪些人?处于对立面的又是哪些人?循着这些问题思考,或可窥见唐后期身份秩序更为复杂、多元的光谱状形态。
研究表明,清流文化的代表——唐后期进士及第的高级文官,大多出身久沾宦绪的官僚家族,甚至汉魏以降蝉联冠冕的旧士族。他们门第虽有高低、新旧之别,但都可以归入广义士族(士人)的行列,唐代文献中例以“衣冠”“士流”“仕家”等指称之,甚至过去被认为代表新型社会身份的晚唐 “衣冠户”,据近年研究,主体其实仍是这一社会阶层。因此,在思考唐后期清流文化的兴起这一现象时,首先应明确历史主体所属阶层的整体属性。
在唐前期的“中央化”浪潮中,为仕宦便利计,士族大多自乡里迁居两京一带,长安城中的里坊成为其萃居之所,这也是理解唐代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起点。不过这一情形在“安史之乱”后发生了变化,士人阶层内部出 现了显著的社会流动与分化。在仕途竞逐与经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除上述 蝉联科第的少数精英,更多士人家族已无力维系在两京(尤其是长安)的生计,不得不放弃京中产业,转而迁徙、侨居地方州县。侨寓士人分布广泛,在侨居外州的同时,与京城亲故、族属维系着盘根错节的人际网络,并且彼此间的身份流动也时有发生。因此,侨寓士人是与长安清流家族联结紧密 的外缘人群,甚至可以认为,前者是维系后者再生产的“蓄水池”。
唐后期士人阶层之所以出现向下流动、向外溢出的趋势,除了激烈的圈 内竞争,更重要的动因还在于外部冲击与挑战。时人有言:“衣冠者,民之主也。自艰难已来,军士得以气加之,商贾得以财侮之,不能自奋者多栖于吴土。” “安史之乱”后,随着内廷宦官、藩镇武人等其他精英人群在政治上的崛起,他们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侵蚀。这种人群间的紧张关系,是清流文化形成的时代语境之一。就此而言,武人、宦官等或可归入身份光谱 的另一极,姑且称之为“浊流”。
这其中,宦官群体主要活跃于长安政治舞台,更受瞩目,研究也最为充分,诸如南衙北司之争、禁军与内诸司使的权力构造等,都是中晚唐政治史 研究的传统课题。不过,宦官并非一个处在社会真空中的纯粹政治集团,他们也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格。近年来,学者利用出土碑志对此做过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如杜文玉考察了宦官的社会来源与家族形态,发现唐后期宦官的籍贯大多分布在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陈弱水的研究则揭示出宦官社群的内部形态,尤其是宦官与军人家庭盘根错节的收养、联姻关系。这也 进一步提示我们,宦官集团之所以能长期屹立长安政治舞台,除了政治、制度因素,更与其植根长安的社会网络与再生产机制密不可分。
随着对清、浊两端人群各自形态的认知深入,在唐后期的身份光谱中,一些面貌更为复杂、暧昧的中间人群逐渐进入我们视野。笔者此前曾着眼藩 镇体制下的地方州县,对几类地方人群的社会形态与生存境遇做过探讨。本文将视线转向都城长安,聚焦几类与内廷宦官、武人关系紧密,可归入“浊 流”行列,同时与清流士人也不乏交集、互动的群体。具体而言,他们包括:1.任职于中书门下、财政三司等中央机构的胥吏;2.服务皇家的翰林伎术待诏;3.禁军与内诸司使系统的文职僚佐、吏员。
基于制度史、艺术史与医疗社会史等视域,学者对以上三类人群不乏专门研究,本文之所以将其并置讨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首先,出土三类 人群的墓志大多镌刻于“安史之乱”以后,且集中分布在长安周边,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表明他们属于中唐以降活跃于都城的新兴人群,或许呈现出某些相似的社会性格。其次,他们通过相似的晋升机制步入仕途,且职衔类型高度趋同,这表明他们拥有相似的制度身份。最后,他们虽能步入仕途,但与宦官、武人相似,都为清途所阻,在制度与观念上与士人群体存在 区隔。这也是本文以“非士职”概称之的原因。
以中唐以降的制度变革为线索,将以上三类人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都城社会史的视野,或许可以看到一幅别样的历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