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英]P.M.H.贝尔著,杨光海 / 丁山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有一些根本性问题始终吸引着广大读者和研究者:为何德国会以如此坚定的意志和粗暴的方式推行扩张主义的政策?为何其他大国在如此长时间内采取忍让的态度,以至于最后不诉诸战争手段已无法遏制德意的扩张?

欧洲近现代史专家P.M.H.贝尔的这部名著,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形成时期以及相关争论的综合性研究。作者在书中致力于考察对二战起源的广泛解释,审视那些制约政治家、左右民众情绪的隐秘力量,从而促进有关战争根源的理论建构。

本书是研究战争起源的经典之作,自1986年首版以来,广受好评,常销不衰,2013年已出版至第三版。

作者简介:

P.M.H.贝尔(P.M.H.Bell),英国欧洲近现代史专家,利物浦大学荣誉高级教席享有者,长于欧洲国际关系史研究。著有《法国与英国(1900—1940):协约与疏离》、《法国与英国(1940—1994):长分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自1986年首版后多次再版,是其重要代表作。

杨光海,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系教授,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国际安全制度及其在东亚的实践》,参与翻译《二十世纪世界史》。

丁山,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目录:

编者前言

致谢

第三版说明

缩略语

第一部分 导言:诸说之疑

第一章 关于战争及其起因

第二章 一场“三十年战争”?——欧洲的分崩离析

第三章 与“三十年战争说”相对立的观点——欧洲的复兴

第四章 历史与历史学家

第二部分 背后之力

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五章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第六章 德国的纳粹主义

第七章 法国和英国的议会民主制度

第八章 苏联

经济问题与战争的爆发

第九章 大萧条与国际关系

第十章 经济问题与战争的爆发

战略的作用与武装力量

第十一章 武装力量、战略与对外政策(1):法国和英国

第十二章 武装力量、战略与对外政策(2):意大利、德国和苏联

第三部分 大战来临:1932—1941年

引言

第十三章 从和平到大战前夜:1932—1937年

第十四章 大战延后:1938年

第十五章 开战决策:1939年

第十六章 战火蔓延:1939—1940年

第十七章 德国与苏联:1940—1941年

结束语

大事记

人物传略

延伸阅读

索引

编辑推荐:

1939年9月的第一天,欧洲再次卷入了大陆冲突。与其他战争一样,许多历史学家试图分析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存在诸多学说,有人认为缘自希特勒德国的侵略扩张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并非独立事件,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历史学家P.M.H.贝尔广泛考察了对二战起源的各种解释,并对所有观点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并未强调某一特定人物或事件的决定性作用,而是着重分析了一战为欧洲留下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他从“三十年战争说”、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和战略力量入手,全面廓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精彩书评:

终于有了一部关于欧洲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优秀著作。P.M.H.贝尔的研究可视作詹姆斯·乔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的续篇,也是一部优秀的、研究战争起源的典范之作。总体而言,本书论述精到,史料严谨、准确,平衡了各方观点,在提供详实的史实细节的同时,明智但不过度地使用了相关统计数据。总体叙述风格冷静、客观。这部著作也体现了作者的博学。

——《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从某种程度上说,贝尔的这部著作超越了A.J.P.泰勒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甚至可以说,取代了泰勒的作品。贝尔对两人都尝试回应的复杂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更客观、审慎地使用了相关史料和数据,不像泰勒那样确信自己知道所有答案。

——《英国研究》(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前言/序言:

战争是人类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极端手段,也是人类历史上绵延不绝的重要现象。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接连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难以计数的内战和局部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现代史的发展进程与当今世界的面貌。战争的空前规模和残酷、武器军备的发展与竞赛也激发了反对非正义战争、维护和平的世界潮流。展望未来,变动不居的国际格局和各种现实及潜在的利益与意识形态冲突使得战争与战略问题仍将是国际政治中长期存在的焦点之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如下话语被用多种语言镌刻于石碑之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对战争原因的深入剖析、对战争和危机决策过程的清晰了解、对战争残酷性的切身感知、对战略思维的严格训练,有助于止战与维护和平。随着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日趋复杂化,战争与战略研究也日益突破单纯的军事研究范式,更多地涉及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研究战争的最佳途径,是通过研读各国的战争和战略史,从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与危机决策过程及国内外背景、政军关系、国家安全战略、相关技术发展等环节入手,综合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

战争与战略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兵学思考和深厚的战略文化。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界和出版界更注意了解和吸收各国的优秀研究成果。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战争与战略名著译丛”,计划将国外有代表性的战争与战略研究著作分门别类、较为系统地加以翻译引进,供国内学术界和一般读者参考。期盼学术界、翻译界同仁鼎力协助,共襄此举。

在线试读:

导言:诸说之疑

1939年9月3日,担任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长的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约见英国驻柏林大使内维尔·亨德森爵士。此前,两国刚刚相互宣战。会见期间,这位大使称:“究竟哪一方应受到谴责,应该留给历史去评判。”里宾特洛甫则回应道:“历史早已证明了谁是谁非。”一个小时后,同样的一幕发生了,这一次轮到了法国大使罗伯特·库隆德尔。他被告知:一旦开战,法国将被视作侵略者。这位大使则回答道:“对此,历史终将做出评判。”针对上述对话,刘易斯·纳米尔爵士的评论是:“所有人都希望由历史做出评判。”

历史果然没有让人们失望。关于“二战”的起源,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穷尽心智加以探讨,也有不少论著出版。但这一主题依然令人着迷,也吸引着读者持续关注。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一代人正在逝去,但他们的许多后人仍在对这场战争的遗产进行反思。那一段历史仍在今天的政治辩论中不断被提及。“绥靖”“慕尼黑”仍是政治人士演讲和报纸专栏中掷地有声的字眼,“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仍是政治攻讦中常用的词语,犹太人惨遭屠杀的场景仍然萦绕在现代欧洲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下。这场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根据不同数据估计,仅死亡人数就达到了4000万—5000万人——给世界人口尤其是欧洲人口留下了持久的创伤。东欧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中世纪以来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版图,以至于在过去几百年来一直由德意志人居住的领土上如今则生活着大量的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大战给欧洲造成的物质破坏虽然已较快得到修复,但给许多大城市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就连设法逃避了战争风暴的国家也深受其扰,如瑞典和瑞士这两国的历史所呈现的那样。

如此规模的重大事件,必然引起人们持续的关注,也要求人们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发生在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理所当然,也无需申辩。本书细探的范围被限定在欧洲。平心而论,这个范围虽然已足够大,但比起探究全球范围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推进。然而,欧洲并非与全球隔绝。英国和法国都曾是庞大的帝国,所拥有的领地和承担的义务遍及全球。苏联同样也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它囊括了俄国在19世纪中期之后在中亚和东亚新近获得的大片领土。它有近8000公里的陆地边界深入亚洲,相比之下,其位于欧洲的边界只有2400公里。这三个国家都非常关注日本在远东权势的增长,也都面临着帝国在20世纪反复出现的问题,亦即处于它们统治之下的各个民族所掀起的民族主义运动——英国在印度和中东、法国在叙利亚和北非以及苏联在高加索和乌克兰就处于这种境况之中。对于这三大国中的任何一个来说,要想研究它在欧洲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大战起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没有全球视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