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瑞士]卡尔·荣格著,庄仲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心理类型》初版于1921年,历经荣格本人8次修订,中文版由知名德语译者庄仲黎译由1950年第8版译出。荣格认为,历史上围绕宗教、学术、文化和世界观而产生的种种争论,都受到各种不同心理类型的影响,因此本书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美学的角度对人类生活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归纳出了8种心理类型。在荣格看来,每种心理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阴暗面。承认每个人所属的心理类型的局限性,并愿意理解他人的不同观点,才能让人们和平共处,实现每个人的潜能。

作者简介:

卡尔·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与弗洛伊德、阿德勒并称维也纳精神分析三巨头。荣格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奥秘的探索,对研究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内倾和外倾两种心理类型,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主要著作有《心理类型》《自我与无意识》《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

庄仲黎,德国汉堡大学民族学硕士,译有《看懂了!超简单有趣的现代艺术指南》《七天学会用哲学思考》《德国文化关键词》等。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与中世纪思想史的类型问题第二章 席勒对于类型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太阳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第四章 性格类型学的类型问题

第五章 心理病理学的类型问题

第六章 美学的类型问题

第七章 现代哲学的类型问题

第八章 传记的类型问题

第九章 类型概述

结语

编辑推荐:

集结心理学大师荣格二十年临床心得与毕生思想精髓本书初版于1921年,是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代表作,集结了心理学大师荣格二十年临床心得与毕生思想精髓,详尽地阐述了荣格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包括集体无意识理论、原型理论、心理类型理论等。

布里格斯母女痴迷半生的心理学著作,16型人格测试的理论基础本书提出的8种心理类型影响深远,尤其在得到凯瑟琳·布里格斯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母女的完善之后,演变成了如今十分流行的16型人格测试。

德文直译,还原荣格思想的本来面目

本书是国内首个德文直译版本,由1950年德文第八版译出,修正了现有译本的许多错误,更准确地传达了荣格的思想。

媒体评论:

想要了解每种类型的人的内心是不可能的。莎士比亚或托尔斯泰所营造的仿佛看透一切的印象是一种幻觉。但确实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缜密、更细心,更适合承担这项不可能的任务。在现代的心理学家当中,没有比荣格更适合的人了。——《泰晤士报》

荣格非常清晰地表明,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类型生活,他提出的认识心理类型的指导原则是公认的最具人道主义的成就之一。——《纽约时报》

在线试读: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人都定向于外在世界所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不过,我们却看到,这种情形不一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比方说,某人会因为寒冷而立刻穿上外套,但另一个人却为了趁机锻炼身体而觉得添加衣服是多余的;某人大为称赞一位刚在国际乐坛蹿红的男高音,只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很欣赏他,但另一个人却无动于衷,他会有这样的表现并非因为他不喜欢这位男高音,而是因为他认为所有人都崇拜的对象其实已经不再值得崇拜。某些人会屈从于既定的外在情况,因为他们已经从经验中得知其他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另一些人却深信,即使同一件事情已经重复发生了1000次,但在第 1001次时却仍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状况。前者定向于已发生的外在事实,后者则为自己保留了一种介于自己和客观事实之间的观点。当个体对于客体和客观事实的定向占据了优势地位,以至于最常做出的、最主要的决定和行动取决于客观的情况而非主观的观点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倾态度。如果这种态度成为习惯,我们就称该个体为外倾型。换句话说,如果个体为了直接与客观情况及其要求维持一致性而如此思考、感觉和行动,也就是用这种方式过生活,那么,不论从正面还是负面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个体都属于外倾型。

我们可以在外倾者的生活里看到,在他们的意识里占有决定性地位的外在客体比他们本身的主观观点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他们当然持有主观的观点,但这些观点的决定性力量却不敌外在的客观条件。他们从未期待能从自己的内在世界里找到任何绝对要素,因为他们所知道的绝对要素都是外在的。跟埃庇米修斯一样,他们的内在会顺服于外在的要求,其中虽然也不乏斗争,但最终总是外在的客观状况获得胜利。他们全部的意识都朝向外在世界,因为他们总是从外在世界获得至关重要的确定性。他们认为,可以从外部取得这些确定性,因为他们已经期待自己能从外部得到它们。

如果外倾者所有的心理特性不是来自某种心理功能的优势地位,或来自个体的特殊性,就可以归因于这种外倾的基本态度。客观事件是他们所关注和重视的对象,尤其是那些发生在他们周遭的客观事件。不只是人,就连事物也是他们关切的焦点,因此,他们的行动会以外在的人、事、物的影响作为依归,也与客观的信息和确定性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而且我们还可以依据这种关联性充分地解释他们的行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动和外在的客观情况有关,这些行动只要不单单是他们对环境刺激的直接反应,便具有一种能运用于现实情况的性质,同时还可以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找到足够的、恰当的发挥空间,所以,他们的行动并不具有超越客观环境的倾向。对于他们的关注来说也是如此:客观事件似乎具有源源不绝的魅力,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再关注其他的东西。

外倾者的行为所依循的道德准则,跟相应的社会要求或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如果人们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变得不一样,那么,外倾者主观的道德指导原则也会跟着变动,但整体的心理习惯却不会出现任何改变。客观因素所产生的严格的限制性绝不会让外倾者觉得,自己已经完全适应,甚至能以最理想的方式适应既有的生活条件。从外倾者的观点来看,个体如果对于客观环境适应良好,就必然会彻底地适应,毕竟在这种观点下,已经不存在其他的标准。不过,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个体对环境的充分适应却不表示,客观环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常的环境,因为客观环境在某些时空下也可能是不正常的。适应这种不正常的客观环境的个体,也会跟周遭的人们一样,出现不正常的作风。对于普遍有效的生命法则而言,他们其实全都处于不正常的状况。只要个体不随着周遭的人们违背普遍的生命法则而走向毁灭,他们仍然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