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姚璐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东拥有着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明,也是一片时常被战火和纷争阻隔的神秘土地。
在山呼海啸般的历史进程中,在政治、文化、习俗的高压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如何在夹缝中维系日常生活?他们的人生如何被时代左右?他们如何看待那些改写历史和命运的重大事件?
在性别极度不平等的国度,女人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她们的人生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性别?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现状?
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作者姚璐用四年时间(2016—2020),克服各种困难,独自前往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伊朗、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同时她以女性身份的便利,以“沙发客”这种独特的旅行方式,深入31个陌生的中东家庭内部,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她得以与当地的许多女性密切地相处、交流。
经过四年扎实的旅行和深度的观察,作者用这本《看不见的中东》,为我们揭开一个新闻之下长期被硝烟和纱袍遮掩着的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以及这个动荡、神秘的世界里个体的命运、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作者姚璐也是一名摄影师,书中配有70多幅高质量的纪实与风光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补充、交相辉映。
作者简介:
姚璐,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由撰稿人,为《国家地理》《旅行家》、澎湃等媒体撰稿,也是视觉中国、海洛创意、图虫网签约摄影师。2023年7月登顶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走马观花的旅行容易让人陷入猎奇和傲慢。看到迥异的食物、文化和信仰,人们时常倾向于惊叹或排斥,而非尝试理解背后的成因;遇到观点迥异的陌生人,人们时常倾向于用刻板印象定义他人,而非理性、平等地交流。世界是复杂的,人是有限的。……
旅行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世界的窗口。在旅途中,我重新审视以色列的建国,也亲眼目睹了巴勒斯坦的苦难,我尝试理解穆斯林,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我们的价值观,我看到了世俗改革的成果,也见证了弱势群体付出的代价。我相信,每多敲开一块历史的墙砖,多聆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
——姚璐
目录:
01… 缘 起 / 001
【Ⅰ 伊 朗】
02… 叩响新世界的大门 / 007
03… “半个世界” / 020
04… 音乐游击战 / 031
05… 走出家庭的主妇 / 041
【Ⅱ 土耳其】
06… 漫游安纳托利亚东部 / 049
07… 不会做饭的女人 / 063
08… 伊斯坦布尔 / 070
【Ⅲ 黎巴嫩】
09… 中东小巴黎 / 083
【Ⅳ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0… 世界中心耶路撒冷 / 099
11… 活着就是幸运 / 115
12… 纳布卢斯的家庭生活 / 125
13… 春天的小丘 / 133
【Ⅴ 约 旦】
14… 安曼一家 / 147
15… 月亮峡谷 / 155
【Ⅵ 埃 及】
16… 开罗的一天 / 165
17… 套路与珍宝 / 179
【彩图插页32页】
【Ⅶ 伊拉克】
18… 巴格达 / 193
19… 姐妹与照片 / 209
20… “残疾”的女人 / 222
21… 巴比伦 / 235
22… 一场婚礼 / 241
23… 探访两河文明 / 252
24… “你多少钱?” / 261
25… 另一个伊拉克 / 267
26… 离境闹剧 / 284
【Ⅷ 叙利亚】
27… 突然就到了大马士革 / 293
28… 舞蹈团 / 311
29… 小城生活 / 323
30… 诺瓦的父亲 / 339
31… 战后阿勒颇 / 345
32… 圣诞节 / 358
【Ⅸ 沙特阿拉伯】
33… 神秘国度 / 363
34… 沙漠之旅 / 381
35… 通往圣城之门 / 393
36… 尾 声 / 405
致 谢 / 413
注释及参考资料 / 414
编辑推荐:
日常生活视角,更为真实、丰富的中东。不同于聚焦中东的政治、战争、难民等新闻热点,本书作者更关注长期被硝烟和纱袍遮掩的普通中东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她住进一个个中东人家里,深度参与中东人民的日常生活——参加家庭聚会、婚礼,在伊拉克过开斋节,在叙利亚看足球赛,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里露营,等等,呈现出一个更内部,因而也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
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女性群体。涉足中东高风险地区的游客几乎都是男性,但受制于中东的宗教、文化和习俗,男性很难深入当地人家庭,几乎无法与当地女性相处并深入访谈。作者作为极具亲和力的女性,用“沙发客”的方式住进中东家庭,非常罕见而难得地展现了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和中东的女性群体,关注中东女性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家庭暴力等问题,既揭开了一层颇有些神秘的面纱,也呈现了跟我们既不同也有几分相似的生活和内心。
“高难度旅行”与深度的解析和思考。近年以游客身份走遍中东的人极少,尤其是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四年间,受制于战争,受制于糟糕的邻国关系和签证互斥政策,作者不得不根据局势频繁调整计划。本书记录了作者旅行过程中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也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对中东的历史、战争、女性等问题做出了深入解析和思考。
高质量的风光和纪实摄影作品。作者也是一位知名风光和人文摄影师,书中配有70多幅高质量的纪实与风光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补充、交相辉映。
精彩书评:
姚璐撞进了中东,“中东”便不再是一个宏大、模糊的概念。
她看见一个一个迥然不同的个体,一个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因为相似的经历,读她的文字,我常常会笑,完全明白她在说什么,但她有时比我靠得更近。我们介入中东的初衷不同,她的动机是对性别议题的探究。不过殊途同归,一个女孩子走过世界才认识自己。
——周轶君 [资深国际记者,《走出中东》《中东死生门》作者]
这是一本读来令人感动的书,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等待已久——终于能有中国人也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了!
一个中国姑娘,通过“沙发客”的方式进入多个中东国家的普通家庭。她不只是旅行,更是去生活和感受。她以既细腻又开阔的笔触,尤其是通过她深度了解的不同中东女性的视角,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家庭、挣扎与希望、生活与梦想……生动地呈现给了我们。这是一般的阅读无法得到的知识与感受。我曾读过多种西方女性作家、人类学家的类似作品,虽然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姚璐的这本《看不见的中东》弥补了那种缺憾,也就是,她是带着中国人的视角,用比较讲究的文笔来写作,这种观察和记录,是真正对中国读者友好的作品。
——昝涛[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中东研究学者]
在线试读:
缘起
1
2015年,29岁的女摄影师尼吕费·德米尔拍下了叙利亚3岁男孩伏尸海滩的照片。这个男孩随同家人离开战火纷飞的叙利亚,试图偷渡到希腊,但不幸遭遇沉船,全家只有爸爸幸存。男孩身穿红色T恤、蓝色裤子、黑色鞋子,面部朝下,趴在海浪与沙滩的交界处。他的人生刚刚开始,就被时代的巨浪匆匆了结了生命。
类似的人道主义灾难在近代中东层出不穷。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危机如同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2010年年末起,“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埃及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叙利亚、伊拉克相继爆发内战,“伊斯兰国”借机发展壮大,危及全球。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历来是各方争夺的焦点。发现石油后,中东一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本地复杂的部落、派系斗争以及背后的大国博弈,使得这片土地少有安宁。哪怕站在2001年回望过去,发生在中东的冲突和战争也屡见不鲜。以色列建国后的短短30余年间,便与邻国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1975年,黎巴嫩开启了一场长达15年的内战;1979年,伊斯兰革命席卷伊朗;1980年,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宣战。
接连不断的动荡、爆炸、袭击、战争勾勒出了国际新闻中的中东形象。面对山呼海啸般的历史进程,我时常好奇,在抽象的伤亡数字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究竟如何在夹缝中维系日常生活?他们的人生如何被时代所左右?他们如何看待那些改写历史和命运的重大事件?
2
我是一名风光摄影师,曾专注拍摄中国风光,足迹遍布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那时的我25岁左右,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刚刚具备独自旅行能力的年纪,我坐着硬座火车穿行于华夏大地,徒步、扎营,寻找不为人知的盛景。那四年间,我最常遇到的对话是——“你怎么一个人出来旅游呢?还没结婚?”“女人还是早点结婚生孩子比较好。”“女人还是找个稳定的工作比较好。”
性别竟然成了左右生活方式的依据,着实令我费解。
与陌生男性摄影爱好者们一起等待日出、日落、星空时,我常常被劈头盖脸地批评或指导,从手持相机的姿势,到拍摄时机、拍摄技术、构图方式,不一而足。虽然他们对我的作品和水准一无所知,但并不影响他们好为人师。在他们看来,“风光摄影”“徒步”等与体能、技术、吃苦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独属于男性,作为女性,我仿佛天然低人一等,理应向他们请教和学习。
性别竟然成了评判能力的标准,也着实令我费解。
当我渐渐对性别偏见和性别不平等的现状产生兴趣时,中东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我想去的国家——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黎巴嫩、约旦、伊朗、叙利亚,都位列145个国家中的倒数。种种问题开始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在性别极度不平等的国度,女人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她们的人生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性别?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现状?
3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分别孕育了两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世界上第一批城市、第一部成文法典、最古老的文字都诞生于此。大马士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巴比伦曾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巴格达曾是世界的文化和知识中心,伊斯坦布尔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诞生于此。
国内的风光拍摄计划告一段落后,中东的旅行计划渐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不同于记者,我所关注的并非突发的、夺人眼球的、骇人听闻的重大事件,而是新闻之外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当我打开中东地图,正式评估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时,困难接踵而至。叙利亚和伊拉克因连年战乱而难以抵达,沙特阿拉伯因从未对外开放而无法前往,土耳其、伊朗、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局势相对稳定,但偶有爆炸冲突发生。这么一盘算,真正能确保安全的,除了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外,大约只剩约旦了吧。过于强烈的不确定性使得这趟旅行可以进行到哪一步、持续多久,完全未知,这使我焦虑,也令我兴奋。
为了深度参与当地生活,与当地人深入交流,我决定主要采取“沙发客”的旅行方式。“沙发客”指的是基于故事分享、文化交流的一种免费住宿方式。旅行期间,“沙发客”通过网站申请入住“沙发主”的家庭,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参与异国他乡的日常生活。虽然我对住进陌生人的家感到忐忑,但好奇心最终战胜了胆怯,我战战兢兢地打开网站,发出一封封私信。
2016年7月14日,我坐上了飞往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班机,在那里叩响第一位沙发主的家门。四年间,我住进了31位陌生人的家,他们之中,有思想开明的中产阶级,有深受性别偏见困扰却永不服输的女性,有虽然贫困却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也有被叙利亚内战打乱生活节奏的家庭。在与他们的密切交往和相处中,深植于我脑海的刻板印象慢慢被打破,中东的形象逐渐丰富和鲜活了起来。
四年间,受制于糟糕的邻国关系和签证互斥政策,受制于战争,我不得不根据局势频繁调整计划。在这场漫长而焦灼的“拉锯战”中,我五度造访中东,并三度以为自己结束了旅程。
36… 尾声
1
在纳西里耶的一天傍晚,伊拉克朋友穆罕默德邀请我去家里做客。
穆罕默德的家是一套平房,进门就是客厅,地上铺了褐色的地毯,四周摆了一圈米色的沙发。我刚进门,穆罕默德的父亲和弟弟就迎了上来,与我握手问好。一位姑娘端着茶水从里屋走出来,她的一头黑色卷发束在脑后,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又大又圆。穆罕默德介绍说,这是他的妹妹朵阿,她大学学的是英国文学,毕业后,她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赋闲在家。朵阿低着头,腼腆地笑笑,圆圆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我与穆罕默德的父亲和弟弟寒暄时,朵阿已经在地毯上铺好了餐垫,端来了刚刚出锅的春卷、馅饼和沙拉。把餐食安置妥当后,她坐到餐垫的角落位置,拿起一块馅饼慢慢咀嚼。
穆罕默德正聊得兴起,但他的英语词汇量跟不上他的思维,每当卡壳,他就转头询问朵阿,朵阿用左手遮住嘴唇,在哥哥耳边轻声低语,告诉他应该用哪个词。当哥哥自信地说出朵阿传授的词汇时,朵阿总是睁大眼睛,嘴角上扬,一脸期待地看着我,像是等待被肯定和表扬的孩子。
“你是学英语的吗?那我们应该可以聊天吧?”我看着朵阿的眼睛问道。她轻轻点头,脸已经涨得通红。她用哀求的眼神看着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领会了妹妹的意思,转头告诉我,朵阿从没见过家人、朋友之外的陌生人,不善言辞,但她听得懂我们的谈话。朵阿用力地点点头,给我加了点茶水。
吃饱喝足后,一家人把我送到门口。我穿完鞋正准备出门,朵阿突然踮起脚,凑到穆罕默德身边,与哥哥耳语了几句。穆罕默德告诉我,妹妹觉得我的谈吐特别自信、自如,她很羡慕我。哥哥说完,朵阿吐了吐舌头,像是在为自己的腼腆道歉。
我尴尬地挤出一个笑容,心里却很难受。要知道,自信、自如这些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在独当一面的旅行和生活中慢慢学会的。但有些女孩生而缺失这样的权利,她们不被允许独自面对世界,没有机会接受挑战、锻炼自己。她们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一双把她们推向更大世界的手,和背后无条件的爱、认可、鼓励和支持。
想到这里,我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说点什么。我转过头,郑重地对朵阿说:“我不是生来就自信的,你也不是生来就胆怯的。作为女人,我们完全可以独自旅行和工作,也完全可以和陌生人谈笑风生,独立应对各种问题。你要相信你自己。”
朵阿的眼眶一下子湿了,泪水把她的大眼睛衬托得更加水灵。直到告别,朵阿也没有对我说出一句英语。
每当聊起中东女性的生存现状,我总是会想起穆罕默德破碎的英语和自信的表达,以及朵阿那双胆怯的眼睛和牢不可破的沉默。倘若朵阿这样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不被性别偏见所限制,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同等的鼓励,而非剥夺和打压,她们的人生一定会很不一样。
2
近代中东是一面放大镜,在这里,冲突、战争、苦难频频上演。保守势力和世俗势力不断交锋,历史、传说、考古都成了斗争工具,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当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某种叙事时,它便成了唯一的故事。在数不尽的真相与谎言中,人们彼此误会、彼此仇恨、自相残杀。
然而,这并不只是发生在中东的故事。纵观人类历史,矛盾、冲突、战争比比皆是,人们永远都在分化为不同的团体,用各种借口争夺资源、财富和权力。有的人因明面的冲突和炮火流离失所,有的人被暗处的歧视和偏见折磨一生。分歧之内还有分歧,仇恨之外还有仇恨。
打败几个敌人、赢得几场战争,似乎无济于事,因为造成这些悲剧的,是人性中深不见底的幽暗。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只要资源有限,只要人性中的邪恶、自私、贪婪尚存,悲剧就有可能在任何时代、任何土地重演。
每当想起战争中的个体,我的脑中总会浮现《南瓜花》中士兵的故事。对于掌权者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争夺资源和利益的手段。对于普通士兵来说,那或许只是生命中一段莫名其妙的插曲。你不知缘起,身不由己就到了某个地方,进入某种境遇。你不得不扛起枪,为不知道什么而战。战争结束时,你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你也并不憎恨敌人。一切匆匆收场,唯一的区别是,你老了。命运把你推入一个不可控的剧场,直到曲终人散,你都没有真正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全人类来说,十几年、几十年的动荡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对于个体来说,疾风骤雨中白白溜走的日子永远都无法弥补。这就是我在中东与人们聊起战争时的感受。
在抽象的宏大叙事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被牺牲、被抛弃。渺小的个体左右不了时代的方向,也逃不出时代的洪流。他们自身未必会走上战场,却亲历着真实的死亡。他们顺从着,也孱弱地抗争着,他们压抑着,也零星地呐喊着。他们共同构筑起新闻之外一个有血有肉的中东。
3
在令人倍感无力的历史洪流中,艺术或许是最大的慰藉。中东旅行的间隙,我抽空去了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观赏来自中东的珍宝。
虽然人类时常互相憎恶、自相残杀,但在艺术之下,人类有机会超越语言、民族、人种,作为一个共同体去理解彼此。在博物馆里对着同一件展品啧啧称奇的人,在同一个遗迹前赞叹不已的人,常常是背景全然不同的陌生人。透过艺术作品,我们与相隔千年的时代、相隔万里的人类发生对话,感知到在某些事情上,我们依然有惊人的共情。通过这彼此相通的共情能力,人类创造出了全然不同却异曲同工的伟大作品。
为了表现超越此世、超越人类的力量,古埃及神庙用遮挡视线的巨大圆柱营造压迫感,拜占庭建筑用开阔无遮挡的大穹顶塑造崇高感,波斯人用复杂精美的穹顶完成对天国的想象,巴比伦人用通天塔连接人类与神灵。
在权力更迭的轮回之中,艺术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我们关注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悲喜,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感受爱,感受崇高,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这股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存下“善”的火种,抵抗“恶”的侵蚀。
4
走马观花的旅行容易让人陷入猎奇和傲慢。看到迥异的食物、文化和信仰,人们时常倾向于惊叹或排斥,而非尝试理解背后的成因;遇到观点迥异的陌生人,人们时常倾向于用刻板印象定义他人,而非理性、平等地交流。世界是复杂的,人是有限的。当人们自觉无力理解复杂的世界时,便容易转向简单的标语和口号,转向简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简单的爱与恨、简单的群体认同,很可能导向群体的非理性,酿成大祸。
旅行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世界的窗口。在旅途中,我重新审视以色列的建国,也亲眼目睹了巴勒斯坦的苦难,我尝试理解穆斯林,也试图向他们解释我们的价值观,我看到了世俗改革的成果,也见证了弱势群体付出的代价。我相信,每多敲开一块历史的墙砖,多聆听一点不同的声音,就会离真相更近一点。
千里之外的故事并非与我们毫不相干。在全球化时代,能源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区矛盾也容易被放大,成为殃及全球的人道主义灾难。没有人可以真正置身事外。
关注他人,即是关注自己,认识世界,也是认识自己。
5
飞往德黑兰时,我并不知道中东之旅可以完成到什么程度。四年间,我因频繁的海关盘问、检查站核查而焦躁不安,也因伊拉克、叙利亚的难以抵达而忧心忡忡。历经百转千回,我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场旅行。
遗憾的是,再深度的旅行和写作都不过是惊鸿一瞥。中东的建筑、古迹、艺术、人文令人眼花缭乱,绝非一本书所能囊括。为了聚焦于新闻之外的日常生活,本书中,我略去了伊朗中部老城、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地区、约旦佩特拉、以色列北部城市、叙利亚萨拉丁城堡、死海等精彩旅程。我喜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把自己交给不确定性,因为大部分难忘的回忆都发生在计划之外。
旅途中要兼顾摄影、采访、写作,着实不易,迎合沙发主们的生活作息尤其令我疲惫。与昼伏夜出的阿拉伯人同住时,白天,我必须冒着酷暑外出拍照、游览景点,深夜,我还得与他们一起暴饮暴食、谈天说地。不过,超高的旅行强度放大了我对时间的感知,一个月的旅行,总是漫长如同一年。
国境线、语言、传统、文化、信仰树立起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天南海北的人们隔绝在两端,只言片语的信息又加深了彼此的误会和隔阂。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机会打破人为划定的界限,互相交流,修正偏见,获得看问题的新视角。这是我在中东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
4. 18 于上海
2024. 7. 30 修订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