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重新定义泡沫经济

《低利率时代:重新定义泡沫经济》,[日]樱川昌哉著,鞠佳颖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低利率时代》追溯了过往40年间世界各地发生的主要泡沫事件,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土地价格泡沫,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雷曼事件等21个国家及地区的23起泡沫事件,从中揭示出泡沫产生、膨胀、崩溃的循环机制。作...

新书速递读书菜鸟2024-10-3078
低利率时代:重新定义泡沫经济

电影电影

《电影电影》,[爱尔兰]玛丽亚·普拉马乔里(Maria Pramaggiore)著,熊楚菀 / 刘树琼译,后浪电影学院校订,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电影电影》是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畅销之作,问世近20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本书穿插逾450幅精美剧照,特设重...

新书速递读书菜鸟2024-10-3061
电影电影

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李涛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一种善爱乐的幸福伦理学:善、爱、快乐是三个一级概念,当这三者都基于美德就统一起来了,达至至善就是幸福这个超级概念。伦理学总是追求至善-幸福,这是由美德来体现的,美德是真正的善,幸福就是美德的成全活动,从而...

新书速递读书菜鸟2024-10-3076
尼各马可伦理学

雅尔塔的女儿们

《雅尔塔的女儿们》,[美]凯瑟琳·格雷丝·卡茨著,李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1945年2月4—11日,一场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首脑会议在雅尔塔举行。三位年轻、迷人的女性被她们的父亲选中,一同前往雅尔塔,全程见证了那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这三位女性分别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新书速递读书菜鸟2024-10-3091
雅尔塔的女儿们

秩序的理由

《秩序的理由》,赵汀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9月出版。内容简介: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关涉最密切的哲学学科。有人才有社会,有人才有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最基本的即是“合作”与“共识”,在《秩序的理由》中,哲学家赵汀阳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底层问题概括为“他人不同意”的社会事实,探询...

新书速递读书菜鸟2024-10-3075
秩序的理由

杨绛:我们仨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 的寂静,给沉沉夜色...

读书荟萃杨绛2024-10-3068
杨绛:我们仨

论《二十四诗品》之“含蓄”与意境美

到唐代时期,诗歌创作由魏晋南北朝注重对物象的刻画,发展为对意象和意境的表现,诗学理论也出现了对意境的探讨,如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等,其中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是研究意境不可忽视的诗学理论。《诗品》以诗论诗,用充满感性形象的语言对二十四种诗境风格的表现以及创作方式都进行了诗性...

书评|读后感朱素珍2024-10-3069
论《二十四诗品》之“含蓄”与意境美

迟子建作品的“孤独书写”

孤独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其重要表征为人与人之间因疏离或排拒而导致的空寂飘零之感。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的小说以温情、自然受到关注,然而其温情表达、自然书写和人性追求的背后一直潜藏着一股深深的孤独情绪。分析作家笔下的孤独有助于启示人们超越孤独,从容地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迟子建的孤独意识溯源(一)自然“...

书评|读后感张正霖2024-10-3064
迟子建作品的“孤独书写”

“此心安处是吾乡”新解

通过苏轼关于家、家乡的书写,历代学者大致对苏轼的家观念总结出两种看法:一类学者认为蜀山蜀水才是苏轼最为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家园;另一类学者则选择史实中反映的苏氏父子的迁居行为与不归葬行为,为苏轼的家观念翻案。学者朱刚在其著作《苏轼十讲》中另辟蹊径地指出,尽管巴蜀文化符号与其生命历程相始终,但苏轼并没有...

书评|读后感杨瑞旹2024-10-3054
“此心安处是吾乡”新解

从“意象”统计和分析看王昌龄诗的风格

按照《文心雕龙·神思》的说法,“意象”是构思过程中搭建起来的形象,需要对其继续地进行加工改造,最终才能生成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而诗歌意象主要是指自然景象,也就是将内心情感、所思所想寄托在特定物象中,从古代诗歌层面来说,“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而“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诗歌创作离不开观察、感受、酝酿、表...

书评|读后感刘鑫雨2024-10-3074
从“意象”统计和分析看王昌龄诗的风格

《红楼梦》中的悲剧元素与哲理思考

在《红楼梦》中,其中的悲剧元素如同细密的纹理和网络,贯穿于全书的边边角角,其不光是一部讲述特殊时代背景下荣辱兴替、爱恨情仇的文学大作,更是揭露人性命运和社会矛盾的哲理巨著。在曹雪芹书写《红楼梦》时,他用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无尽的悲悯,将人生之悲剧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情感...

书评|读后感李云2024-10-3078
《红楼梦》中的悲剧元素与哲理思考

彭程《杯子上的笑脸》:记录,是为了防止遗忘

2010年,我刚刚踏入职场,我的一位和我同龄的女同事却快成为新娘了。彼时,她正潜心阅读的书籍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拿起来看到书名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由此,我知道了学者周国平在严谨理性的哲学外表下,潜藏着一颗细腻柔软的慈父之心。10余年后,当我读到散文家彭程的泣血之作《杯子上的笑脸》时,发现他们对女儿毫无保留的...

书评|读后感袁恒雷2024-10-3090
彭程《杯子上的笑脸》:记录,是为了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