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经典地位,是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主体对诗歌的接受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会因时代特点与审美特点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姿态,梳理并揭示作品流传的深层影响因素有助于读者了解其经典化过程。一首诗歌是否能成为经典,与作者才华、时代风气、传播环境与载体、文学本身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受到关注进而得以流传,为其成为诗歌经典奠定了基础;宋元明清四代,这首诗时而被广泛传播,时而无人问津陷于沉寂,最终家喻户晓,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从王诗的诞生、后世的传播切入,梳理并探讨王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而揭示王诗的经典化历程。

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经典化

一、时代关注:奠定《登鹳雀楼》的经典基础

唐代文学的兴盛,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唐王朝建立不久之后,经济就从隋末的衰落中重新恢复了过来,并很快有所发展。华夷如一的思想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使得在安史之乱以前,士大夫们都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们中的不少人,往往有着自信和乐观的精神,这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精神反映到诗歌上,便体现为诗歌中的积极向上与昂扬情调。在王兆鹏与孙凯云的《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入选选本、诗文评、论文的次数,计算出了一组数据,其统计结果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与杜甫《登高》的加权总分并列第三,但其实王之涣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远不如李白、杜甫等人,因此对《登鹳雀楼》经典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王之涣本人之所以在当代社会妇孺皆知,元代辛文房撰写的《唐才子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据《唐才子传》记载:“之涣,蓟门人,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日振。”可以看出的是,王之涣骨子里存有一股豪迈气概,让他可以写出《登鹳雀楼》这样壮阔的诗篇。李希泌的《盛唐诗人王之涣家世与事迹考》中提到王之涣“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后来遭受人诬陷,“拂衣去官,遂优游青山,灭裂黄绶”,在家里过了十五年清闲日子,最后在亲友相劝下,才“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着,理人以公平称”。其经历如普通士人一样,充满艰辛。王之涣所留诗作并不多,《登鹳雀楼》更是在一开始传播时就出现了作者误传的现象。范成大《吴郡志》中引用了一段唐武后与当朝丞相李峤的对话:“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但是所传作者却为朱佐日。唐武后与李峤的对话说明了此诗的流传一开始就是凭借着诗歌自身的魅力,而非王之涣本人的社会影响力。此外,唐人芮挺章所辑《国秀集》选王之涣三首诗歌,但《登鹳雀楼》却被系于朱佐日而非王之涣名下。这些记载虽然出现了关于作者的争议,但并未影响诗歌本身的传播。

开元十五年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所谓“盛唐诗风”,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序》开头提到“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文章如此,诗歌也应如此,应达到一种既有声律又有风骨的近乎完美的境界。所谓“神来”,是指诗歌应在情景交融中达到一种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穷的境界,《登鹳雀楼》正是在有着落日、远山与黄河的这样一幅绝美的景色中传达了登高才能看远的真理,“更上一层楼”是浅层意义上的“再”上一层楼还是暗示自己仕途不顺?又或者是告诉自己应当更加努力才能得到满意的人生?所谓“气来”,是指一种气势之美、风骨之美,是一种在创作之前就酝酿着的慷慨、宏伟、博大的美,让读者在读其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感情的充沛与激荡回旋。《登鹳雀楼》将壮阔的景象融合到一起,这种独特的审美创造营造出祖国大好河山的雄浑之美,这磅礴的气势不得不说是呈现了盛唐的国力强盛与唐人的恢宏气度。所谓“情来”,是一种深婉之美,这不是狂风骤雨、波涛汹涌式的美,更多的是回味无穷的情感,让读者在反复吟读中慢慢品味。王之涣写山,不写山的高耸,而是将山与落日结合起来,写落日慢慢沉没于山后;写水,不写水的湍急,而借用远处的黄河入海口写了黄河最终汇入大海的景象。诗人用极其浅显又朴素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这一刻的大好河山,让后人在慢慢咀嚼中如临其境。综上所述,契合盛唐诗歌“神来、气来、情来”的美质,其是《登鹳雀楼》受到关注并流传后世的重要前提。

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创作之初都没有立刻得到传播。一首诗歌想要在后世典籍中留名,会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王之涣《登鹳雀楼》作为其中的一首,其广泛传播不是靠王之涣本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王诗的传播是由于后人的点评和诗歌选集等才受到关注,符合时人对其审美风尚的需求,更多的是时代的产物。王之涣《登鹳雀楼》产生于盛唐时期,其雄浑之风正好契合着唐代的恢宏与繁荣,让此诗能够保存下来,为其在后世的传播演变奠定了基础。

二、传播演变:促进《登鹳雀楼》经典地位的确立

王兆鹏先生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分别为: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唐代得到保存之后,传播内容即为诗歌本身,传播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其传播效果随之而变。

(一)传播环境的演变

王之涣《登鹳雀楼》产生于盛唐时期,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良好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为文学的传播提供了较为安定的社会保障。可以说,盛世为王诗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宋朝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个强盛时期,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优待文人,文化的自由与政策的开明使得学者们对前代诗歌可以自由抒发己见,促进了诗文评的发展,这让王之涣《登鹳雀楼》也受到诸多学者的点评,进一步推动了王诗的传播。元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再组织科举考试,导致士大夫文化的衰落以及儒生地位的下降。在这种文化政策下,文人们更多关注自身的出路问题,因而在元代,学者们对盛唐时期那种积极昂扬情绪诗歌的关注度自然就没有前代高了。明代是一个诗学争鸣的时代,在“诗必盛唐”的指导下,复古派企图以盛唐诗歌的壮阔博大来对当时文坛上的绮靡柔弱诗风进行改造,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以自己的力量选编盛唐诗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到了清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的进步、教育学堂的兴起、市民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已经达到了“市井儿童,皆知诵之”(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的情况。同时,我国古典文化也进入了总结时期,《全唐诗》《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等总集或选集的编纂让王诗进入了更多的书籍之中,这无疑对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经典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传播主体的演变

在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得到了唐武后的欣赏,对它传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此外唐时佛道盛行,僧人宗密在其着作《禅源诸诠集都序》中用“如登九层之台,足履渐高。所见渐远。故有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其理论“渐修而渐悟”进行阐释,让这首诗有了全新的哲学意味,给后人对此诗意义的阐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就唐而言,自宫廷到市井、皇族至平民都有接受。到了宋代,《登鹳雀楼》的论诗者颇多,不仅对于保存诗歌意义重大,而且对于诗歌意义的不同见解也让诗歌焕发生机。整体来说,宋人对于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接受程度显然比唐人前进了一大步,具体体现为将王之涣、畅当(一作畅诸)、李益三人鹳雀楼诗进行比较,如《梦溪笔谈》写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

一些总集收录了王之涣《登鹳雀楼》,如李昉、徐铉等人的《文苑英华》,洪迈所辑《万首唐人绝句诗》;有些类书也将鹳雀楼诗收录到一起,如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元代在对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推动上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对较为沉寂。明朝王诗传播主体进一步扩大,比较着名的有《唐诗品汇》《诗薮》《唐诗解》等。到了清代,《唐诗合解笺注》《养一斋诗话》等也都收录或评述了王诗,在民间也将王诗收录于具有启蒙性质的《唐诗三百首》中。因此在宋元明清时期,《登鹳雀楼》主要被收录于总集、类书等类书籍,在文人中接受度较高。到了现在,《登鹳雀楼》同样是作为必背古诗教授给适龄儿童,至此,此诗的经典地位已经无法撼动。

从以上对王之涣《登鹳雀楼》传播主体的列举中,可以看出其传播主体的变化,从宏观上来看,传播主体经历了从个人到多人、从私家到官家直至妇孺皆知的逐步演变的过程。

(三)传播方式的演变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书面传播与口头传播。在唐朝,王之涣《登鹳雀楼》主要是散见于一些文言笔记中,是通过这些文言笔记进行保存的。除此之外,武则天的称赞对王诗的传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宋朝,对王诗传播较多的是评点类的着作,如《梦溪笔谈》《苕溪渔隐丛话》等,尽管是对多首鹳雀楼诗进行比较评述,但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奠定了王诗在登楼诗中的地位。明代印刷术和造纸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加之私塾教育在明代有了新发展,王之涣《登鹳雀楼》也逐渐作为启蒙诗教授给儿童,使得王诗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清代与此一脉相承,更是进一步推动了王诗在民间传诵的盛况,因此在明清时期,王诗的传播方式不再单纯是书面传播,而是书面传播与口头传播并行,两方面交互发展、相互促进。

(四)传播对象的演变

文学作品的传播,最终的目的是读者受众可以接受,只有读者接受后才能真正让文学作品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接受者价值观是什么样的,极大程度影响着文学作品的传播。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消费型读者,这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普通民众的消费和文人士大夫的消费。第二是批评型的读者,又称专家,他们对作品评价的褒贬一般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到一部作品的传播。第三是创作型的作家,作家可以让自己进行再创作,使原本的内容融入自己的见解可以成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对于王之涣《登鹳雀楼》来说,其传播对象首先是批评型的专家,主要表现为历代诗话对王诗的评述,如北宋阮阅《诗话总龟》言:“河中鹳鹊(雀)楼,唐人题咏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到了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诸。”清代诗话也更加注重对王诗艺术风格的接受。彭端淑《雪夜诗谈》亦云:“王之涣诗不多见,如《登鹳雀楼》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然入妙。”这些专家既是王诗的传播主体,也是其传播对象,对王诗传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次是消费型的读者,主要体现在明清时期,印刷技术和教育学堂的进步和兴起,使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被普通民众熟知,消费型读者一直延续至今。对于创作型读者来说,后人在王诗流传过程中,逐渐赋予了其更加深刻的含义,将其作为对友人的美好愿景送去祝福,或者作为鼓励之语送给学生,并且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外交场合,这些都为王诗的流传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传播对象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在传播过程中,消费型和创作型的读者以及批评型的专家是并行出现的,传播者对王诗的解读以及消费促进了王诗的流传,对其在成为经典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王之涣《登鹳雀楼》当之无愧为鹳雀楼诗中的经典,其产生于盛唐,有着盛唐文学“神来、气来、情来”的风采,此诗在唐代受到关注,为后世其成为经典奠定了基础。在传播演变过程中,其传播主体经历了从官方传播到私人传播的过程;传播方式经历了由书面传播到口头传播的变化发展;传播对象既有专业批评家,也有非专业的读者。在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王之涣《登鹳雀楼》在时代的机遇和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在诗坛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最终经典得以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