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连绵的文化风景——《有礼如仪》评介
中国是一个重礼、守礼的国度。经学家孔颖达在为《春秋左传》作注解时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可以“明是非”“正性情”“经国家”,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百姓尊崇的道德规范与历朝治国理政方式之一。今日观之,以礼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以及“礼”所衍生...
中国是一个重礼、守礼的国度。经学家孔颖达在为《春秋左传》作注解时曾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可以“明是非”“正性情”“经国家”,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百姓尊崇的道德规范与历朝治国理政方式之一。今日观之,以礼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以及“礼”所衍生...
到唐代时期,诗歌创作由魏晋南北朝注重对物象的刻画,发展为对意象和意境的表现,诗学理论也出现了对意境的探讨,如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等,其中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是研究意境不可忽视的诗学理论。《诗品》以诗论诗,用充满感性形象的语言对二十四种诗境风格的表现以及创作方式都进行了诗性...
张爱玲,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坛中的奇女子,更被众多现代文学家公认为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典范。20世纪40年代,小说集《传奇》以及散文集《留言》的陆续发表,使得张爱玲在当时的文坛中一鸣惊人。由于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特点与风格较为明显,即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对艺术境界的苍凉描写,以及对语言技巧的娴熟运用,更是被一...
《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美]史谦德著,李兆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内容简介: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巧妙地抓住了当时“每天必开会,开会必演说”的现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 的寂静,给沉沉夜色...
《无暇他顾》,[美]厄休拉·勒古恩著,姚瑶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11月出版。内容简介:“我所有的时间都被占用了。它被生活占用。”2010年,81岁的厄休拉·勒古恩受诺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影响,开始创作个人博客。本书收录了勒古恩81岁至85岁的部分博客文章。她在文章中畅谈个人生活、文学创作、社会议题、女性主义,也...
《夜空穿透伤:王鸥行诗集》,[美]王鸥行著,何颖怡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8月。内容简介:《夜空穿透伤》是越南裔美国诗人王鸥行的首部诗集,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个人经历,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和历史深度的文学世界。诗集中的每首诗都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从越南战争的阴影到移民美国的挑战,从家族历史的传承到...
《王安石当国》,王晨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内容简介:变法初期困难重重,王安石设新机构领导改革。王安石欲与同僚合作,无奈反对者步步紧逼。面对“冗兵、冗官、冗费”三大难题,王安石拿出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新法动摇权贵利益,反对之声愈来愈高。王安石大胆重用年轻人。“新党”在东线发动对...
《悲伤的物理学》,[保加利亚]格奥尔格·戈斯波丁诺夫著,陈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内容简介:我能随意进入任何人、任何物体的意念中。有时候我是牛头怪弥诺陶洛斯;有时候我是进入太空的小狗莱卡;战争时期我抛下了一个女人;我看见了自己九个月大的父亲;本世纪初,三岁的我被遗弃在一个磨坊里;一个世纪后,我被当作一...
《接着,只要再贴上一枚邮票》,[日]小川洋子 / [日]堀江敏幸著,黄棘 / 徐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内容简介: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如今远隔万里。被尘封的温柔回忆,在十四封往来信件中渐渐被唤醒。从暮春时节狂风大作的夜晚,到从敞开的窗户潜入木香花气息的破晓时分;从雨过天晴的夕阳里,到寒冷刺骨的初春的月光下。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曾国藩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照亮了后世。他的家训更是被视为家庭兴旺的法宝,其智慧与教诲至今仍被无数家庭奉为圭臬。曾国藩深知,家庭的兴衰与家族成员的品质和行为息息相关。他强调:“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句话如同一股清...
考古发现证明,我国的印章滥觞于商代晚期。1998年以来,殷墟先后发掘出土了三枚印章。其中一枚铜质鼻钮印章,出土于殷墟王裕口村的贞人墓,显系墓主的陪葬品。所谓贞人,就是商王朝专门从事占卜的卜者,拥有执掌祭祀的特权。这说明,彼时印章便已具有标举身份的功能。到战国时期,印章发展成熟,官玺、私印被视为权力象征和交往凭信...